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匯豐:投資人太悲觀!全球股市Q4有「不錯機會」大漲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2010-08-20 14:10:15 網友評論 0  我來說兩句    Blog談新聞  下則
1334
匯豐環球投資管理 (HS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 宏觀暨投資策略部全球主任 Philip Poole 周五 (20 日) 預期,全球股市今年第 4 季有「不錯的機會」出現大漲,因目前投資人對於經濟成長展望,過度悲觀。
Poole 接受《彭博社》訪問時表示,儘管經濟成長可能「低於正常趨勢」,但不預期會落入二度衰退。他認為夏季過後交易量反彈,加上全球主要國家央行抑制升息,使得流動性供應熱絡,將有助股市強勁走揚。
Poole 指出,市場近來過度負面,到了某個程度,情勢將會反轉。隨著時間進入 9 月份,投資人焦點將放在年底,屆時追求風險的興趣將大大提升,第 4 季股市有不錯的機會勁揚。
Poole 並補充,他們的投資偏好股票勝過債券,對於新興市場股票相對於已開發國家,持「增持」看法。而大型發展中國家當中,匯豐首選俄羅斯股市,因考量大宗商品價格展望,以及股價水準。
匯豐對於中國股市則採「持平」立場,但表示即便該區經濟成長步伐減緩,仍逐漸「更加有持續力」。
非結婚不可嗎?

■ 聖嚴法師

台灣人愈來愈晚婚,甚至不婚。父母急著為三十好幾的女兒、兒子作媒,就怕兒女老了沒有後代照顧。但也有人說,早就養兒不防老了,只要自己過得好,何必結婚呢?人生非結婚不可嗎?

隨著時代的改變,年輕人愈來愈怕結婚。看起來,怕結婚的原因是太麻煩了。萬一要分手,結婚雙方在財產、法律、家屬上的問題,都比沒婚約只同居的人麻煩,所以乾脆不結婚了。

如此一來,男女之間好像更自由,似乎彼此誰都不要控制誰、誰也不需要負擔誰的責任。但是這些新的作法,看在老一輩父母的眼中很不習慣。在父母的年代,一般人多半會結婚;因為老人家要抱孫子,自己死了,還有子孫可上墳。這是上一代父母的想法。年輕人不再在乎家族香火是不是有人繼嗣,他們不在乎家族,而是在乎自己的感受。不結婚到底好不好,要由心理上、生理上、生活上、精神上各個層面去思考。

我常說,人生對於伴侶的需求,可以分幾階段來看。青年男女談戀愛,是找情感上的伴侶;結婚之後,開始生兒育女,這時生理伴侶的角色就相對明顯,當然也有生活上的扶持。

到了中年,兒女漸長,男女之間更是生活伴侶,一起解決家庭問題;到了老年,老伴是精神伴侶,老了,還有人可以說說話,互相照顧。為了填補人生過程的孤獨、寂寞、還有無奈等情緒,人是需要伴侶的。

在我留學期間,有個朋友常常待在咖啡館,喝茶看書;朋友都走了,他還不回家。為什麼呢?他說,有人的地方才算是家。在咖啡館還可以看到人,回到住的地方,只是堆書的「圖書室」;沒有人的地方,不算是家,所以他寧願晚些回去。

如果一個人不屬於任何家庭、任何群體,當然覺得孤獨。法鼓山有不少信眾沒有結婚,但是他們不孤獨,因為他們有修行的伴侶。如果人生四階段的需求,可以在婚姻之外找到,不結婚當然也是可以的。

晚婚、不婚成了趨勢,社會也要留一些空間給他們。不選擇傳統婚姻和家庭的人,要找到自己的歸屬感。有些老人家把貓狗當成家人,把動物當成生活上的伴侶,動物伴侶需要他、圍繞他,讓他們因此有了情感寄託。

其實,人還是愚癡啊!結婚一輩子,人老了,兩口之中總有一人先走,人總還是會有孤單的一天。

不選擇傳統婚姻和家庭的人,要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本文摘錄自《方外看紅塵》

正在找真愛嗎? 研究:慢慢來

更新日期:2010/08/21 15:27
(路透紐約20日電)最新研究指出,情侶先交往一段時間才有親密關係比較會在一起長長久久,但是有時候就算是逢場作戲也會擦出真愛火花。
接受這項研究調查的642名成人中,56%會等到彼此很認真交往一段時間後才發生性關係,其中多數表示和另一半擁有美好關係。
2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隨意約會期間就有性行為,而17%表示還沒開始談戀愛就有肌膚之親。
愛阿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社會學教授派克(Anthony Paik)說:「這跟每個人的個性有關。願意在發生性行為之前慢慢來的人與另一半會有較美好的關係。」
派克的研究報告刊登在美國「社會科學研究」(Social Science Reserach)期刊,研究認為人類求偶過程的行為很像是一種篩選機制。
他接受訪問時表示:「這其中的辯論是『為何我們不能現在就有性行為?』持此論者期待性愛應該很快發生。但是這樣一來,你就失去某些可能會有用處的訊息。」
他說:「這幾乎是一個經濟方程式了。」
派克表示:「一般來說,形成一個關係的過程所付出的代價越高,關係就越可能維持得好。從數據看起來是這樣沒錯。」
但是派克也說,這項發現並不表示早早就有性行為會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
當過濾掉那些自稱還沒拍拖或還在隨便約會期間就經常有性關係的人之後,他發現是否嚴肅看待性行為對伴侶關係就沒有什麼差異。
派克說:「這意謂2個陌生人在酒吧裡一見鍾情,一起回家,結果從此天長地久也是有可能的。」中央社(翻譯)
《外資》瑞信席瓦:台股仍被高估,維持減碼
2010/08/26 13:22 時報資訊
【時 報記者詹靜宜台北報導】外資圈一姐瑞士信貸證券亞太策略分析師席瓦(Sakthi Siva)今天出具給旗下客戶的研究報告指出,台股在兩岸題材背後支撐下,在2009年5月已較其他亞太股市溢價53%,同時也成為亞太區域市場最被高估 的股市,目前台股仍較其他亞股溢價10%,而台灣電子股溢價也下滑至2%,但維持減碼台股的看法。
席瓦坦言,台股已成為今年瑞信最大減碼的 市場,因台股仍是第五大被高估的市場,其中太陽能、工業、金融及原物料類股已分別溢價42%、34%、22%、9%,當亞太區太陽能股仍折價4%之時,太 陽能股成台股最被高估的族群,而金融股儘管產業結構不佳,台灣金融股照樣較同區域溢價22%。
席瓦認為,過去四個月,外資淨賣超台股累計達台股市值的0.4%,亞太區僅次於泰國的0.7%,而美國經濟數據走軟,如台股能修正至折價市場,那仍偏好將台股評等調升至加碼。

恐怖情人 分手鬧上警局 筆錄完當街殺她

更新日期:2010/08/27 02:52 張謙俊/北縣報導
中國時報【張謙俊/北縣報導】
台北縣汐止市廿六日凌晨發生恐怖情殺案!一對七夕情人節分手的情侶,疑因感情、金錢糾葛,廿四歲男子潘韋豪先提侵占、恐嚇告訴,逼十九歲前女友林欣儀出面;才到派出所做完筆錄,潘嫌尾隨林女阻車,當街談判不成,狂砍廿五刀致死。潘嫌事後雖有悔意,仍說「做了就做了,無怨。」
殺害前女友的潘韋豪,行凶後騎著母親的銀色機車逃竄到平溪山區躲藏,五個多小時後,經家人勸說,昨上午八時許向瑞芳分局東勢格派出所投案。
凌晨才接到女兒做完筆錄要與朋友吃消夜的電話,沒想到短短不到兩公里的回家之路,竟然如此漫長,且從此天人永隔。死者媽媽因難以接受殘酷的事實,情緒幾近崩潰。家屬和友人在警局前一度追打凶殘殺手,「一個好端端女兒就這樣沒了!」要求檢警一定要判他死刑。
警方調查,賣雞排的潘韋豪三年前認識林女,交往同居半年,兩人部落格濃情密意,以為找到真愛,有意共度下半輩子。日前潘失業,林女以無業、沒錢為由,情人節當天分手,潘嫌認為前緣未了,仍希望復合,又見林女手上多了一條手鍊,懷疑她另結新歡,由愛生恨,埋下殺機。
分手後林女避不見面,潘嫌每天傳簡訊,希望挽回這段感情,並向林家要回交往時的物品,林家不堪其擾,林女在網路上留下「三字經」,揚言找人打前男友字眼,再加上之前潘嫌所有兩部機車被變賣,潘嫌遂以「侵占、恐嚇」,逼女友出面。
前 晚近十一時這對舊情人都到長安派出所做筆錄,凌晨二時騎機車先後離去,原本回七堵長安社區的潘嫌,一路尾隨前女友到汐止忠孝東路阻車談判,兩人發生激烈爭 吵,潘嫌先將林女打倒壓制在地,再從機車置物箱拿出預藏的有鋸齒水果刀,從背後猛刺廿多刀,甚至刀尖都斷了一小截,附近商家聞聲趕來,但潘嫌喊「誰靠近我 就殺誰」,作勢要砍人,做案後騎機車逃逸。
死者友人到醫院探望,由於死者「死不暝目」,嘴巴張很大,似有冤屈,親友聚集在警局前,要為死者報仇,移送嫌犯時場面混亂,所幸警方防範得宜。
死者友人說,死者是家中唯一的女兒,父親中風臥病在床,在髮廊工作的她平常工作認真,最近才升為設計師,原本下個月要慶祝十九歲生日,沒想到就離開人世,親友痛指凶嫌「殘忍、有病!」
死者在自己部落格上最後一篇「夠了」,其中有「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大家都知道,這句話講的好準」,似乎是一語成讖,讓友人無限哀傷。
潘嫌在警方偵訊後,口中一度表達悔意,但,警方從表情看不出他有悔意,依殺人罪嫌移送士林地檢署偵辦。

加班百小時「操」翻? 年輕工程師猝死

更新日期:2010/09/26 13:32 陳薇如
一名年僅29歲的工程師,今年1月被發現猝死家中,家屬表示,這名工程師每天嚴重超時工作,常常1個月加班超過上百小時,檢察官認定這名工程師死因是過勞,家屬也調出出勤紀錄,要向勞保局申請職災補助;但勞保局認定,這名工程師是心肌肥厚,並非過勞猝死,讓家屬非常不平,要討回一個公道!
徐姓工程師母親:「我真的不希望台灣有任何一個媽媽,再步入我的後塵,好痛好痛。」
每 天還是把熱茶、咖啡送到兒子房間,29歲的徐姓電子工程師,8個月前猝死在電腦桌前,就趴在滿桌子的公文上,3年前,碩士兒子進入電子公司時,當爸爸媽媽 的,本來還開心極了。徐姓工程師父親:「我一算,好恐怖喔,每天都10幾個小時,16個小時,晚上1、2點回來,第二天7點多又去了。」
被操得有多慘,過世前半年,徐姓工程師每個月加班動輒上百小時,每天工時13小時起跳,夜班跨日班連續上班19小時,也是家常便飯;一個月4萬多的底薪,加班加到8、9萬,升了資深宣稱改成責任制,工時增加,但連加班費都沒了。
檢察官、台大醫 生認定是過勞死,但當家屬拿著出勤紀錄要申請職災補助,公司卻說,加班時數得扣掉午餐晚餐時間,扣一扣,不到100小時,無法達到職災補助標準,少領10 個月勞保金,家屬氣壞了,很想問一問,到底標準在哪裡?徐姓工程師父親:「他就講說這是責任制,我規定他上班8個半小時,你員工停留在公司,是你自己願 意。」
勞保局科長紀淑吟:「他雖然有超時加班,但超時加班不會影響他疾病促發,這當然是我們醫師的審查啦。」
怎樣才算過勞?家屬找的醫生和勞保局的醫生,鑑定結果天差地別,只好送到勞委會重新鑑定,當父母的看著兒子生前照片傷心極了,「拚了命」換來的獎狀勳章,成了爸媽眼中,最最傷心的紀念品。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分析〉美股本益比極低 起漲在即 現為買進時機?
2010/08/31 03:30 鉅亨網 陳律安 綜合外電

美股已周線連三跌,投資人心情的灰暗可想而知。但先別氣餒,市場仍有一絲好消息存在-根據華爾街分析師的說法,股市的估值與去(2009)年落至 12 年低點時相若。
據《美聯社》報導,在房屋銷售下滑、美元走貶、耐久財訂單亦走低的情況下,投資人很容易忽略掉上述情勢發展。現在 S&P 500 指數的本益比僅 11.7 倍,為此數據有史以來最低點之一。
事實上美股現在的本益比水準,與 2009 年三月時相若,那時也正是美股飆漲 80% 的起漲點。許多錯過那波漲勢的投資人皆搥胸頓足,扼腕不已,因此現在問題來了:人們現在是否該趕快跳入美股,免得錯過另外一波漲勢?
但前提是,企業真的必須要能夠達到如分析師預期般的獲利,投資人才能夠從中得利。麥肯錫機構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過去 25 年以來,分析師總是過於樂觀,他們預期企業獲利將年增 10-12%,事實上卻常常連一半都不到。
歷史上只有兩個時期,企業的獲利是遭分析師低估的。那是 90 年代初期及2000 年初,正是美國步出衰退的時候,如同當下這般。
資 產管理公司 Southeastern Asset Management 執行長 Mason Hawkins,在人們皆拋售股票時大舉買進,因此獲利頗豐,而現在他也正大舉買入股票。他公司旗下的招牌基金 Longleaf Partners Fund,於過去 10 年的年收益率達到 4.9%,同期 S&P 500 指數卻下滑 1.6%。
Hawkins 表示,欲了解股票是否估值便宜,可以從手中股票每年獲利多少來判定。根據分析師的預估,若投資人買入每檔道瓊成分股,以上周五道瓊工業收盤的 10150.65 點來看,獲利率將高達 11%,這與公司債的收益率 5.6%,中間足足有 6 個百分點的差距。
此外,Hawkins 表示,自193 2年以來,美股大跌後,債券與股票的獲益率差距為 2.8 個百分點。換言之,於股市承擔較多風險,是能夠得到回報的。
然而問題在於,分析師有可能是錯的。僅管今年夏天,股市遭到連串灰暗經濟數據重擊,但是他們卻極少下修期預估。現在關於 S&P 500 指數的預測為今年上揚 46%,明年再上漲 14%。要達成這樣的漲幅,企業營收必須超過 200 6年成長期間的歷史高點。
毫不叫人意外的是,分析師對於個別股票也是看漲。關於 S&P 500 指數的股票推薦共有 9963 則,而根據路透社表示,其中超出一半、共有 5277 則的建議為買進,賣出的推薦僅有 508 則。
當 然投資人也能將分析師說的拋諸腦後,自行比較股價與企業的實際營收。從耶魯經濟學家 Robert Shiller提倡的循環調整本益比 (cyclically adjusted PE ratio)來看,S&P 500 指數的本益比現為20倍,過去一世紀的平均則是 16 倍,要達到平均值,美股必須再挫低 15%。